以军新计划:两个月内控制加沙75%领土,将200万平民迁移至三个小区域
以军新计划:两个月内控制加沙75%领土,将200万平民迁移至三个小区域
以军新计划:两个月内控制加沙75%领土,将200万平民迁移至三个小区域周日(25日)有报道称,一名年仅四岁的加沙(jiāshā)男童因严重(yánzhòng)营养不良而离世,使得(shǐde)在超过80天的以色列封锁中饿死的巴勒斯坦人达到58名。
同时,以色列军方周日宣布,计划在未来(wèilái)两个月内控制加沙地带75%的区域。报道称,该行动将把约200万(wàn)巴勒斯坦平民(píngmín)挤压到仅占加沙地带四分之一的区域内。
▲年仅四岁的(de)加沙男孩亚辛因严重营养不良去世 图源:视觉中国
以色列拟控制加沙75%面积(miànjī),
200万(wàn)平民或被挤压到三个小区域
据(jù)新华社援引以色列媒体25日报道(bàodào),在新一轮针对加沙地带(dìdài)的军事行动中,以色列国防军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控制加沙地带75%的面积,并将加沙地带约200万巴勒斯坦平民集中迁移至加沙的三个小型区域:北部的加沙城、中部的难民营和南部的马(mǎ)瓦西地区。
以军此轮(cǐlún)大规模转移和集中安置巴勒斯坦平民的行动旨在对(duì)哈马斯施加最大压力,迫使其接受以方设定的谈判条件。
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(de)计划,以色列军方目前(mùqián)已控制(kòngzhì)了加沙地带约40%的区域,预计行动开始后,仅需两个月就能控制加沙地带的75%。
▲5月19日,加沙地带边境(biānjìng)的以军坦克 图源:视觉中国
据报道,以色列军方官员表示,以色列国防军的(de)重点已从尽可能多地消灭“恐怖分子”,转向控制(kòngzhì)领土和摧毁哈马斯的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,新的攻势将包括征服加沙并控制领土。
人道主义(réndàozhǔyì)危机持续恶化
以军超80天封锁致数百人因缺粮缺药(quēyào)死亡
近日,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,儿童成为最(zuì)脆弱的受害者。自3月初以来,以色列几乎完全阻止了所有援助物资进入(jìnrù)加沙地带,导致210万巴勒斯坦人中(zhōng)的几乎全部人口处于饥饿边缘,药品和(hé)燃料供应也已(yǐ)耗尽。世界粮食计划署(WFP)警告,加沙有超过7万名儿童面临严重营养不良问题。
据媒体周日(25日)报道,一名(yīmíng)年仅四岁的加沙男孩亚辛(yàxīn),因(yīn)严重营养不良去世。他的死亡,使得在以色列迄今超过80天的封锁中,饿死的巴勒斯坦儿童和成人人数升至58人。在这段时间内(nèi),有242人(大部分是儿童和老年人)因缺乏食物和药品而死亡。
▲5月(yuè)24日,加沙城努赛拉特难民营排队领取食物的加沙民众图源(túyuán):视觉中国
一项由美国(měiguó)支持的新援助(yuánzhù)分发计划预计将于周一(26日)启动。据报道,以色列已在加沙南部和中部建立了四个综合设施,将由一家美国私人保安(bǎoān)公司运营,向巴勒斯坦(bālèsītǎn)人分发援助物资。以色列国防军的计划是,每个巴勒斯坦家庭派遣(pàiqiǎn)一名代表,每五天可前往领取一份援助包裹。以色列国防军预计,每个中心每周可为30万人提供服务。
然而,这一新机制引发了广泛的担忧。联合国和援助组织已拒绝参与该计划,他们认为过于危险(wēixiǎn),因为巴勒斯坦人需要穿越战区才能获取食物,并且(bìngqiě)以色列将控制援助,违反(wéifǎn)了组织中立的原则。
“一场完全(wánquán)人为造成的饥饿”
加沙(jiāshā)日需600卡车物资援助,一周仅进来119车
据报道,以色列军方(jūnfāng)认为,阻止哈马斯控制援助分发,是将其(qí)从平民中分离(fēnlí)并结束其在加沙统治的基础。而援助组织表示,以色列夸大了哈马斯征用(zhēngyòng)援助物资的问题,并表示通过现有基础设施是向平民提供援助最安全的方式。
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(近东救济工程处)负责人菲利普·拉扎里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以色列(yǐsèliè)运送的少量物资“远远不够”,“加沙的每个(měigè)人都(dōu)在挨饿。”
他形容(xíngróng)目前的援助“只是(zhǐshì)苦难之海和需求之海中的一滴水”,并称“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完全人为造成的饥饿。饥饿正在加剧(jiājù),饥饿似乎被用作战争武器。”
在当前的封锁之前,援助组织每天能够向加沙地带(dìdài)运送约600辆卡车的物资,这是满足(mǎnzú)加沙民众基本需求所需的最低限度。但据巴勒斯坦援助组织网络的数据,过去一周,仅有(yǒu)119辆卡车进入该地带。
红星(hóngxīng)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新华社等
编辑 张寻 责编(zébiān) 冯玲玲
(下载红星(hóngxīng)新闻,报料有奖!)


周日(25日)有报道称,一名年仅四岁的加沙(jiāshā)男童因严重(yánzhòng)营养不良而离世,使得(shǐde)在超过80天的以色列封锁中饿死的巴勒斯坦人达到58名。
同时,以色列军方周日宣布,计划在未来(wèilái)两个月内控制加沙地带75%的区域。报道称,该行动将把约200万(wàn)巴勒斯坦平民(píngmín)挤压到仅占加沙地带四分之一的区域内。
▲年仅四岁的(de)加沙男孩亚辛因严重营养不良去世 图源:视觉中国
以色列拟控制加沙75%面积(miànjī),
200万(wàn)平民或被挤压到三个小区域
据(jù)新华社援引以色列媒体25日报道(bàodào),在新一轮针对加沙地带(dìdài)的军事行动中,以色列国防军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控制加沙地带75%的面积,并将加沙地带约200万巴勒斯坦平民集中迁移至加沙的三个小型区域:北部的加沙城、中部的难民营和南部的马(mǎ)瓦西地区。
以军此轮(cǐlún)大规模转移和集中安置巴勒斯坦平民的行动旨在对(duì)哈马斯施加最大压力,迫使其接受以方设定的谈判条件。
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(de)计划,以色列军方目前(mùqián)已控制(kòngzhì)了加沙地带约40%的区域,预计行动开始后,仅需两个月就能控制加沙地带的75%。
▲5月19日,加沙地带边境(biānjìng)的以军坦克 图源:视觉中国
据报道,以色列军方官员表示,以色列国防军的(de)重点已从尽可能多地消灭“恐怖分子”,转向控制(kòngzhì)领土和摧毁哈马斯的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,新的攻势将包括征服加沙并控制领土。
人道主义(réndàozhǔyì)危机持续恶化
以军超80天封锁致数百人因缺粮缺药(quēyào)死亡
近日,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,儿童成为最(zuì)脆弱的受害者。自3月初以来,以色列几乎完全阻止了所有援助物资进入(jìnrù)加沙地带,导致210万巴勒斯坦人中(zhōng)的几乎全部人口处于饥饿边缘,药品和(hé)燃料供应也已(yǐ)耗尽。世界粮食计划署(WFP)警告,加沙有超过7万名儿童面临严重营养不良问题。
据媒体周日(25日)报道,一名(yīmíng)年仅四岁的加沙男孩亚辛(yàxīn),因(yīn)严重营养不良去世。他的死亡,使得在以色列迄今超过80天的封锁中,饿死的巴勒斯坦儿童和成人人数升至58人。在这段时间内(nèi),有242人(大部分是儿童和老年人)因缺乏食物和药品而死亡。
▲5月(yuè)24日,加沙城努赛拉特难民营排队领取食物的加沙民众图源(túyuán):视觉中国
一项由美国(měiguó)支持的新援助(yuánzhù)分发计划预计将于周一(26日)启动。据报道,以色列已在加沙南部和中部建立了四个综合设施,将由一家美国私人保安(bǎoān)公司运营,向巴勒斯坦(bālèsītǎn)人分发援助物资。以色列国防军的计划是,每个巴勒斯坦家庭派遣(pàiqiǎn)一名代表,每五天可前往领取一份援助包裹。以色列国防军预计,每个中心每周可为30万人提供服务。
然而,这一新机制引发了广泛的担忧。联合国和援助组织已拒绝参与该计划,他们认为过于危险(wēixiǎn),因为巴勒斯坦人需要穿越战区才能获取食物,并且(bìngqiě)以色列将控制援助,违反(wéifǎn)了组织中立的原则。
“一场完全(wánquán)人为造成的饥饿”
加沙(jiāshā)日需600卡车物资援助,一周仅进来119车
据报道,以色列军方(jūnfāng)认为,阻止哈马斯控制援助分发,是将其(qí)从平民中分离(fēnlí)并结束其在加沙统治的基础。而援助组织表示,以色列夸大了哈马斯征用(zhēngyòng)援助物资的问题,并表示通过现有基础设施是向平民提供援助最安全的方式。
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(近东救济工程处)负责人菲利普·拉扎里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以色列(yǐsèliè)运送的少量物资“远远不够”,“加沙的每个(měigè)人都(dōu)在挨饿。”
他形容(xíngróng)目前的援助“只是(zhǐshì)苦难之海和需求之海中的一滴水”,并称“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完全人为造成的饥饿。饥饿正在加剧(jiājù),饥饿似乎被用作战争武器。”
在当前的封锁之前,援助组织每天能够向加沙地带(dìdài)运送约600辆卡车的物资,这是满足(mǎnzú)加沙民众基本需求所需的最低限度。但据巴勒斯坦援助组织网络的数据,过去一周,仅有(yǒu)119辆卡车进入该地带。
红星(hóngxīng)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新华社等
编辑 张寻 责编(zébiān) 冯玲玲
(下载红星(hóngxīng)新闻,报料有奖!)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